- 索引號:
330B001/2022-09920
- 發布機構:
區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2022-07-20
- 成文日期:
2022-07-12
- 發文字號:
錢政辦發〔2022〕23號
杭州市錢塘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錢塘優學”全方位綜合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2-07-20 11:03 ????信息來源:區政府辦公室
各有關街道辦事處,區級各有關單位:
《“錢塘優學”全方位綜合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杭州市錢塘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7月12日
“錢塘優學”全方位綜合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共同富裕重大戰略決策、教育改革發展相關部署要求和區委一屆六次全會、區兩會精神,全面推進區域教育全方位綜合提質,加快打造與共同富裕示范區時代樣板相匹配、與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相契合的“錢塘優學”共富金名片,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歷次全會精神,聚焦“全域創新、全域智治、全域美麗、全域共富”宏偉藍圖,對標“浙里優學”內涵要求,高舉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緊扣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把牢“求穩、求進、求實、求新、求快”工作主基調,系統實施教育全方位綜合提質6大改革行動、20項重點工程,推動區域教育“一年見成效、兩年樹形象、三年大變樣”,加快提升錢塘高能級戰略平臺教育引領度,全面提升現代化國際化一流新區教育首位度,打造具有較高辨識度、一定影響力的“錢塘優學”共富金名片。
二、主要目標
緊扣區域教育全方位提升、綜合性提質主題主線,全面建成教育現代化發展示范區、教育共富獲得感標桿區、教育數字化改革樣板區,有力打響“好學生全面成長、好教師全心育人、好學校全域遍布、好服務全程優享、好環境全息保障”的“錢塘優學”共富金名片。至2024年,創成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省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省基礎教育生態監測成績均躍居A等,群眾教育滿意度達92%以上。
“錢塘優學”全方位綜合提質主要指標
序號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2022年預期 | 2023年預期 | 2024年預期 |
1 | 好 學 生 全 面 成 長 | 新培養“錢塘好少年”人數(名) | ≥2000 | ≥2100 | ≥2200 |
2 | 高中、初中、小學畢業生學業水平優良率(%) | 79/44 /92 | 79.5/45/95 | 80/46 /97 | |
3 | 中小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 | 92 | 95 | 98 | |
4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有效輔導干預率(%) | 90 | 95 | 98 | |
5 | 市級及以上學生體育、藝術、科技等各類評比獲獎率(%) | 40 | 50 | 60 | |
6 | 生均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時長(天) | 7 | 8 | 9 | |
7 | 好 教 師 全 心 育 人 | 第三方測評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優良率(%) | 88 | 90 | 92 |
8 | 市級及以上教師教育教學專業技能評比獲獎人次/獲一等獎比例(%) | 400/15 | 500/20 | 600/25 | |
9 | 市級及以上教育科研類評比獲獎率(%)/獲一等獎比例(%) | 40/15 | 50/20 | 60/25 | |
10 | 新增教育家型校長、教師、班主任等區級及以上名優教師數(名) | 200 | 220 | 250 | |
11 | 達到“校校有名師”“科科有優師”“級級有良師”學校比例(%) | ≥90 | ≥95 | 100 | |
12 | 好 學 校 全 域 遍 布 | 新增“錢塘印記·美麗校園”數(個) | ≥10 | ≥20 | ≥10 |
13 | 新增現代化學校、一級幼兒園等省級名優學校(個) | 8 | 9 | 10 | |
14 | 新增市級及以上各類特色項目學校數(個) | 16 | 18 | 20 | |
15 | 新增市級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及以上學校數(個) | 19 | 20 | 22 | |
16 | 優質學前教育覆蓋率(%) | 90/90 | 92/95 | 95/100 | |
17 | 初中/小學校際優質均衡差異系數 | ≤0.45/ ≤0.5 | ≤0.35/ ≤0.4 | ≤0.25/ ≤0.3 | |
18 | 好 服 務 全 程 可 享 | 新增基礎教育學位數(個) | 4500 | 6000 | 12000 |
19 | 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 | 90 | 92 | 95 | |
20 | 公辦校外教育服務人次(萬)/年均新增老年學位(個) | 4.1/ 2000 | 4.2/ 2100 | 4.5/ 2200 | |
21 | 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年) | 12 | 12 | ≥12 | |
22 | 教育數字化特色場景應用上線數(個)/群眾使用人次(萬) | 1/1.5 | 1/3.0 | 1/5.0 | |
23 | 第三方測評群眾教育滿意率(%) | 88 | 90 | 92 | |
24 | 好 環 境 全 息 保 障 | 幼兒園、小學、初中生均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元) | 1050/ 1350/ 1500 | 1150/ 1450/ 1600 | 1250/ 1550/ 1600 |
25 | 教師專項培訓經費占教師工資總額比例(%) | 3% | 3% | ≥3% | |
26 | 新增教師周轉房、青年教師公寓等保障性住房房源(套) | 300 | 400 | 500 | |
27 | 機關事業單位及企業、高校等專業人員入校講座授課服務數(人次) | 200 | 300 | 500 | |
28 | 省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等級 | B等 | 保B爭A | A等 |
三、改革任務
(一)校舍建設提標改革行動
1. 新校標準領先工程。依照城市發展空間布局調整,優化區域教育設施布局規劃。動態完善“品質校園”三年建設計劃,推動各類教育設施向城市核心區、人口密集區集聚。推行學校項目多平臺建設機制,提前成立新?;I建組協同做好方案及可研審校,優化資金使用效益、推動新建校適度超過省中小學Ⅰ類建設標準。力爭新建校容積率提高至1.2以上,超前提升教育教學、社會服務、地下空間等功能標準,實現新建校青年教師公寓全配建。實行學校項目設計方案集中招標制,提高學校形象風格設計水準,建成錢塘地標性美麗校園10個以上。(牽頭單位:區教育局、市規劃資源局錢塘分局 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區行政審批局、各街道、各平臺、區建投集團)
2. 老校面貌煥新工程。依法全面停辦民辦民工子弟學校,撤并“老舊小”義務教育學校3所以上,規范提升省三級幼兒園20所以上,實現薄弱學校全清零。逐步調整優化學校規模,實現各中小學辦學規模均達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區創建標準。以“校校都有標志性網紅打卡地”為目標,競爭性分配學校暑期改造專項經費,分步推進現有學校改造提升,建成“錢塘印記·美麗校園”40個以上。(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各街道)
3. 校校硬件升級工程。按照適度上浮原則推動學校配齊配足配優教學儀器、圖書等設施設備,拓展科學、藝術、綜合實踐等功能教室及體育運動場館等空間,確保中小學100%達到省現代化學校硬件標準。同步推動公辦園100%達到省一級園硬件標準、民辦園100%達到省二級園硬件標準。精準提升數字校園基礎,校園網出口帶寬達到2.5G以上,且教學場所實現無線校園網覆蓋學校比例達100%。學校A級食堂數提高至70家以上,“陽光智慧廚房”覆蓋率保持100%。5A級平安校園覆蓋率提高至98%。(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政府辦、區財政局、區社會發展局、區市場監管局)
(二)教育管理提效改革行動
4. 考核評價強化工程。優化中小學、幼兒園年度工作考核方案,完善“常規工作規范+三年行動績效+群眾滿意度”考核體系,落實綜合考核與單項考核相結合、集團化辦學捆綁考核等制度,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拉大考核獎勵差距,激發各類學校創優爭先動力。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持續深化區域義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探索建立省內首個區域保教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并將發展性指標評價結果與學校年度工作考核緊密掛鉤。(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委辦、區政府辦、各街道)
5. 校長強責賦權工程。深化校園級干部選任“競爭上崗”與“民主推薦”雙軌制,實行優勝劣汰、動態管理。穩步推進校園長職級制改革,建立健全基礎薪酬與任期薪酬相結合的年薪制等校園長職級薪酬制度。推行校園級干部任期制,以三年為任期實施目標責任制考核,對任期考核不合格、連續三年完不成目標的校園級干部予以崗位調整或免職。統籌安排校園級及中層干部績效考核獎金,加大對業勤績優干部的獎勵力度。推行學校辦學權限正負清單,放大教育教學管理、干部教師聘任、辦學經費使用、激勵資金分配等辦學自主權,賦予學校校級干部、中層干部提名權及免職、調整建議權。(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區人社局)
6. 各類教育爭優工程。有序推進公辦園托管低端民辦園全覆蓋,高質量完成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多措并舉實現義務教育校際優質均衡差異系數降低至0.25以下,力爭在市內率先創成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大力支持錢塘高中多樣化發展、特色化辦學,力爭躋身全市優高中上游;激勵杭四中、杭高錢塘學校等在區高中擴大品牌影響。鼓勵中策職校等職業院校主動融入、深度服務錢塘產業發展。獨立運行區特殊教育學校,爭創省級“普教融合”特色品牌。平穩高效完成3所民辦學校轉制公辦學校,獎補結合支持求是高中、杭實外等優質民辦學校躋身省市一流行列,推動公民辦教育協調優質發展。(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各街道、各平臺)
7. 黨建統領導航工程。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深入教育一線調研、為師生上思政課、聯系學校和年終述職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全面實施“提標增能、提質增效”行動,推進教育系統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標準化黨組織覆蓋率達100%。推動中小學校將黨支部、黨小組建到學科組、年級組,分級開展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深化“鑄魂育人 筑夢錢塘”教育黨建品牌打造,落實學校黨建“一抓兩強三提升”工作機制,新評區級及以上“黨建示范點”“最強領頭雁”等78個。推進中小學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選優配強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班子。深化黨員教師“雙培養”,新培育黨員骨干教師100名。(牽頭單位:區委組織部、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委辦、區政府辦、區委宣傳部、各街道)
(三)名校打造提速改革行動
8. “名校+”全覆蓋工程。成立文海、學正、養正等5個以上品牌教育研究院,凝練可復制、可推廣的品牌辦學經驗。調整充實和新成立文海、杭師大附校等一批“名校+”教育集團,提升名校引領輻射實效。對標“一帶雙城”戰略布局,推動各教育集團組成覆蓋全域的5大美好教育共同體,實行跨江聯動化特色辦學、跨片一體化師資調配、跨校同步化科研師訓,補齊片區間教育質量差異。推動每個教共體培育不少于1所在區域內質量優、特色明、口碑好的新名校,實現集團名?;?、教共體品牌化。深化“公辦園+民辦園”“品牌園+新園”等模式,推動學前教育集團化覆蓋率達100%。(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各街道、各平臺)
9. 學校品牌重塑工程。用好區域、高校、名校等品牌資源,系統謀劃形成學校名稱調整優化方案,推動10所以上學校校名更替升級,借勢重塑學校辦學品牌形象。同步落實“名校名園培育”計劃、“悅動學?!苯ㄔO行動,每年認定表彰區級名校10所以上。對照現代化、國際化學校標準,加大學校特色文化建設力度,提升核心價值理念、學校標識系統、辦學特色內涵等層次水平,實現校校有特色辦學文化、個個有特色辦學品牌。(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財政局、各街道、各平臺)
10. 教育高地崛起工程。研制落實江海之城教育共富樣本單元打造方案,推動文海、啟成等區內名校合力領辦核心區新建校、建成校,并與崇文教育集團、浙師大幼教集團等市內外名校合作舉辦新校新園,實現核心區新校落地即名校。提前布局東部灣新城教育品牌,推動養正、江灣等優質資源教育,延伸覆蓋規劃新建學校。著力擦亮金沙湖、高鐵新城等區塊教育金名片,借力成立中科院醫學所、浙江師范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高端機構、知名高校附屬學校,提升區塊間教育優質均衡度。投用杭州鼎文學校,打造區內首個高端國際化教育標桿,吸引更多海內外頂尖人才創業落戶。(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各街道、杭州醫藥港管理辦公室、產城融合辦公室、錢塘科學城辦公室)
(四)師資隊伍提能改革行動
11. 全員激勵增活力工程。優化區級教師榮譽體系,完善“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評選認定管理辦法,表彰獎勵區“教育家型、卓越、骨干”校長、教師、班主任150名,新認定培養對象300名。優化教師績效考核方案,拉大初次分配差距,放大學校二次分配權限,重點向工作量大、業績較突出、滿意度高的任課教師、班主任傾斜。統籌設立育人中堅獎,賦權學校每年對師德好、工作實、學生愛的中堅型教師予以3萬元/人的一次性獎勵。穩步推進“三定一競”改革,推行“高職低聘”“低職高聘”,科學實施待崗交流、末位淘汰。加強編制統籌配置和規范管理,探索新教師試用期管理。結合區域實際,積極謀劃出臺學前教育段公辦園編外教師用工管理意見,招好管好用好“合同制”教師。(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區人社局)
12. 全員培養育名師工程。深化師德師風教育,嚴格師德一票否決制,確保嚴重違反師德事件零發生。落實教師全域培養實施意見,系統抓好新教師啟航、學科教師續航、教研組長領航等項目,實現教師教育教學研究參與率、獲獎率雙提升,新增中高級職稱教師650名以上。建設區教師發展學校10個以上,定向委培新教師、青年教師500名以上,新培育教壇新秀、優秀班主任等區優秀教育人才400名以上。持續抓好“名師名校長工程”,深化“未來教育家培養計劃”,用好浙江省教育學會、浙派名師研究院等高端智庫資源,新增杭州BCDE類高層次人才180名以上。落實“名師名校長工作室管理辦法”,依托107個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工作室,引領1000名以上骨干教師快速成長。(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財政局、區人社局)
13. 全員交流促均衡工程。落實名優干部教師跨片交流辦法,統籌運用區級名師、中層干部提級管理,技能學科教師集團內走教任課,干部教師集團內定期輪崗、教共體內跨片交流等機制,推動交流輪崗干部教師500人次以上。配套出臺交流輪崗教師崗位優先聘任、享受專項補助、保障性周轉房等支持政策,全面實現“校校有省級名師”“科科有市級優師”“級級有區級良師”。用好教育人才引進辦法,瞄準領軍人才、緊缺人才,落實一次性獎勵、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優惠政策,在年度用編計劃內靶向招引市級及以上名優教師100名以上。建立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干部“雙向掛職”機制,暢通管理干部培養交流渠道。(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住建局)
14. 全員關愛暖師心工程。實施“錢塘教師安身安心從教”項目,將區內教師納入差異化購房政策適用范圍,并提供專項保障性住房房源,努力解決5年內未成家、無住房青年教師住宿問題。逐步壓縮使用編制的非教學人員比例,創新建立實施義務教育段學校教學輔助人員、后勤人員及社會實踐課程、體育藝術類等崗位購買師資服務機制,盤活優質教育人力資本。落實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實施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彈性上下班”“學齡子女全托全管”“免費晚餐”等制度,解除教師后顧之憂。因校制宜增設教師午間休息室、育嬰室等功能空間,開展心理疏導、健康培訓等活動,助力教師安心育人、奉獻錢塘。(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住建局、區總工會、各街道)
(五)教育質量提優改革行動
15. 課程變革深化工程。全面落實2022版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啟動以“素養導向 課程育人”為重點的新一輪區域課程改革,建成區級深化課程改革示范學校6所,新評區級及以上精品(優秀)拓展性課程、優質steam課程(項目)各50個。分年度研制出臺區基礎教育課程計劃,強化“天天一節體育課”“年年一周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安排。試點建構以項目化學習、跨學科學習為核心的學校課程新范式,全域建設縱向貫通、菜單自選、優師走教的中小幼體藝課程體系,打造在省市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質量區域基礎教育課程樣本。(責任單位:區教育局 )
16. 教學改進加速工程。全面優化區校兩級教學常規及管理機制,強化備課、上課、作業、命題、輔導、評價等工作的過程督導。持續推進指向深度學習、思維發展的高階課堂實踐,加強教共體、集團內名師課堂、同步課堂等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建成區級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示范校10所、學科示范校20個。完善區學科中心組及學校教研組、備課組規范化、高效率運行機制,新評區級優秀學科團隊100個以上。加強全域及各校教學質量監測、分析、反饋與跟蹤,推動中小學整體學業水平躋身全市中上游。(責任單位:區教育局 )
17. 學生培育賦能工程。健全區優秀學生培養評價體系,每年評選表彰“向善少年”“創新少年”等“錢塘五好少年”各400名以上。實施“思想力鑄魂”項目,推動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有機融合團少工作,全面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信仰教育、紅色教育,打造新時代“思政教育基地”10個以上。實施“學習力強基”項目,強化“愿學、善學、樂學”的綜合型學習素養培育,突出“做中學、玩中創”,建成區級青少年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等“學做合一”陣地10個以上。實施“發展力倍增”項目,抓好“亮眼控肥”“365健康跑”等特色機制,深化“教體融合”、創新“藝教結合”,力爭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排名躋身全市前列,打造省市級體藝品牌項目10個以上。(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區社會發展局、團區委、各街道)
(六)服務能力提級改革行動
18. 友好育兒環境優化工程。成立托幼一體化、幼小銜接研究院,推動幼兒園向上下兩端延伸提供優質育兒服務。建設中小學、幼兒園35所,強化嵌入式幼兒園建設,新增2.5萬個基礎教育學位,年均滿足1000名以上各類人才多樣化入學需求。鞏固“雙減”成果,嚴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行為,完善“基礎課程+拓展課程+服務課程”課后服務架構,課后服務群眾滿意率保持90%以上。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數字家長學校覆蓋率提高至90%,機關事業單位及企業、高校等專業人員入校講座授課服務突破1000人次。推動青少年宮教學點街道全覆蓋,年均服務4.5萬人次以上,實現優質公辦校外教育就近可學、愿培盡培。(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各街道、各平臺、區建投集團,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區“雙減”工作領導小組成員)
19. 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工程。協調推進社會人員學歷提升,依托區內高校優企資源,建立“政府、高校、企業”聯動式人力資本提升教育庫,統籌推行區內高校定向免試入學、開放大學定制靈活就讀、社區學校定點“雙證制”培訓等機制,每年新增成人高中學歷1400人以上。打造“三新·三學”品牌,構建融合早期托育、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多向協同的終身學習驛站5個以上,社區教育進文化禮堂(家園)活動達1000場次以上,推動成人學習年均16萬人次,爭創省市級終身教育特色品牌10個。完善“1+7+N”老年教育網絡,建好“共學養老”社區建設實驗基地,爭創5項以上國家、省市級老年教育特色品牌。(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經信科技局、區人社局、各街道)
20. 教育應用場景迭代工程。緊抓入選省教育數字化改革實驗區契機,一站匯集“杭學通”“智安校園”“平安廚房”“入學一點通”等應用組件,集成打造“錢塘優學”數字化平臺,實現“教育事一站管、一屏知、一鍵辦”。貫通開發“教師成長信息一張表”“學生健康安全一張網”等應用,推動“三師在線答疑”等特色應用場景在全省示范推廣。(牽頭單位:區委改革(數改)專班、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政府辦、區發展改革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
成立區“錢塘優學”全方位綜合提質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單位、街道為成員。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區教育局聯合成立工作專班,協同抓好責任分工、統籌協調等工作,并下設辦公室在區教育局。區教育局牽頭負責行動計劃具體實施,財政、人社、住建等相關部門、單位及各街道落實責任、合力推進。建立工作例會制度,領導小組每年召開2次以上專題會議,及時研究解決計劃推進問題與困難。(責任單位:區“錢塘優學”全方位綜合提質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二)強化機制保障
堅持教育資源優先配置,現有教育資源遷轉、騰退后優先用于教育,城市有機更新改造優先劃定教育用地。建立綠色通道,對列入品質校園三年行動計劃項目進行聯審聯批、特事特辦。堅持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依法落實“兩個只增不減”,確保教師工資水平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同步完善教育捐贈機制,設立錢塘教育發展基金,用于助學助教、獎學獎教。堅持教育人才優先保障,編辦、人社局等部門依據學校發展需要及編制實際,及時補充缺編空崗教師,動態調整教育人才招引計劃。區委、區政府督查室,定期督查各部門、單位、街道工作落實情況,并將督查結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牽頭單位:區委辦 、區政府辦 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發展改革局、區教育局、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住建局、區行政審批局、市規劃資源局錢塘分局)
(三)強化氛圍保障
用好各類媒體矩陣,在錢塘新區報、錢塘發布等區級主流媒體設置教育專版,定期宣傳錢塘學校辦學特色、育人成果,大范圍宣傳具有典型價值的錢塘“四有”好教師,不斷提高學校社會美譽度、師生家長獲得感。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定期開展教育滿意度評價,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關心教育改革發展和綜合質量提升的良好輿論氛圍。(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 責任單位:區政府辦、區教育局、各街道)
本行動計劃自2022年8月12日起施行,施行期限三年。
附件:“錢塘優學”全方位綜合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文件正文.pdf